穆可涛,男,回族,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学附属同济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011级博士研究生
一名医学博士的无偿献血之路
他年龄不大,却从2005年以来,累积无偿献血33次,献血量达24800毫升;他还是一名在校学生,却已获得由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颁发的2006~2007年度、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并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骨髓库,成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他还只是一名准医生,却已经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他叫穆可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读博士生。他看起来很平凡,但他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道德模范。
第一次献血成了他的成年礼
2004年,刚上大学的穆可涛只有十七岁。他第一次走进献血车时,因为年龄不够而被委婉地拒绝,那时的他心里有一百个不服气。一年后,在他十八岁生日的当天,他参加了无偿献血,捐献400毫升全血。对于那次献血,穆可涛至今记忆犹新,因为献血必须验明身份,他差一点因为没有带身份证而再次被拒绝,还好有学生证才让他勉强过关。当他看到自己紫红的血液缓缓流进血袋时,心灵深处顿时感到无比激动欣喜。“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单纯,还并不了解献血有何用途和意义,他只知道只有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才有资格献血,成年人就该做成年人该做的事。”那一次献血成了他的成年礼,他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已经成年,从那时起,他开始思考着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了。
一个医学生的献血之路
“真正能体会到献血重要性的人有两类,一是需要用血的人,另外就是医生。”穆可涛总结出这样的话来自于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如果说刚开始的献血是出自于年轻人的意气风发,那么后来的每一次献血则源于一名医者的职业精神。作为一名医学生,他深刻地明白无偿献血的重要性。生命离不开血液,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医疗措施,许多危重病人正是在等待血液的过程中逝去。他亲历了许多“因为缺血,手术不能做”的无奈,他也曾经看到很多病人因为缺血而绝望等待死神降临的悲恸场景。基于对医学知识的掌握,他知道,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也就是大约400毫升,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还能够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在目前人造血液尚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的技术条件下,临床用血只能依靠健康人体的捐献,于是他毅然选择这条献血之路,而这一走便是七年。
献血“其实就那么简单”
七年中,穆可涛无偿献血达到33次,平均每年献血近五次,这对于常人来说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但是在穆可涛眼中“其实就那么简单”。实事求是地说,献血绝不是“就那么简单”,这一点穆可涛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33次的献血中有30次是献成分血,了解献成分血的人会知道,其操作过程很复杂,技术要求也很高,国家对成分献血把关非常严格。每献一次成分血需要两个小时,献血者将会静静地看着自己体内的血液被抽到体外进行过滤,截取需要的成分,再将过滤后的血液输入体内,如此反复两三次才能完成一次献血过程,所以每献一次成分血的血液总量是800毫升。“真不是什么品德高尚,而是很自然的事,因为血液中心距离我们学校很近,他们隔一段时间会打电话过来说某医院急需用血,我只要有时间就去了”,对于这么多年的坚持,穆可涛描述得如此云淡风清。他把经常献血的原因只是归结于“血液中心距离学校很近”,这样简单的理由让我们感到羞愧,有多少人曾经对街上的献血车熟视无睹。也正是这样简单的回答让我们对他更加肃然起敬,他不为自己的善举戴上一顶高高的帽子而屹立于道德的制高点,这是一个真正的善者,每做一件善事就如同穿衣吃饭那样简单,没有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没有太多的理由,仅仅是因为理解病人的需要。
胸怀宽广 心怀感恩
他始终恪守“胸怀宽广,心怀感恩”的做人准则,不为世俗所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点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而和睦的家庭,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从小母亲常常对他和两个姐姐说“能帮到别人就帮一帮”,也正是这来自父母教诲的朴实家常话,深深地影响着穆可涛。
对待父母、乡亲、老师、同学和周围其他的人,他总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坚信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虽然当前的社会不乏反面典型,虽然很多人对于“无偿献血却高价用血”颇有微辞。在医患矛盾突出的当下,作为一名准医生,他没有因为诸多不良现象而动摇自己的医者仁心。“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只有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才会捐献自己最珍贵的血液,也只有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才会义无反顾地坚持长达七年的献血之路。他说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只要符合国家献血的标准,他就会将献血一直坚持下去,为需要血液的病人、为医疗事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患者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需要用血的病人看到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