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玮,男,中共预备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9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该生曾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等职务,期间组织并参加过几十项各类型志愿服务活动。他把公益当成信仰,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到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信仰。他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012年在中央文明办开展的“万民五星志愿者”评选中,被评为“五星志愿者”;同年11月,被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授予“阳光学子——社会公益先锋”称号。
一、传递爱心,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
(一)付出的是爱,收获的是幸福
在2010年暑期实践活动中,他第一次到北京市昌平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农民工子女——这群特殊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农村,父母是从全国各地来北京打工的。他们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很迷茫。同样是来自农村地区的王善玮,家境也并不富裕,靠着自己努力的拼搏考上了重点大学。面对这些孩子们,王善玮现身说法,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胸怀远大理想,向大哥哥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实现个人理想,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王善玮毅然承担起该校八年级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为了当好一名称职的任课老师,王善玮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有时甚至把课堂上的提问都计划好。他说,“我没有太专业的地理知识,也没有教书经历,只能全身心的做充分准备,才能不‘误人子弟’!”
支教期间,他每周都要往返于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之间,风雨无阻。有时,他在大学里刚听完自己的课程,就要骑着自行车赶去打工子弟学校教课。他说:“在大学里,我是一名学生;在他们学校,我是一名老师,真正的老师。这个身份的转变,让他对教师和学生身份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每当听到孩子们对我说‘老师好’,我都无比欣慰。”
一次上课,他走上讲台时,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说:“老师,这是我们自己做的花,送给您!”这束花不贵,但却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是孩子们对他的认可。他感动了,泪眼朦胧。也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让他舍不得离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他说:“渐渐地我发现,我也离不开了他们了,因为那一束纸质的花,因为他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以及深埋在他们心底的爱,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我爱上了那群每天淘气的孩子,他们需要我!”
(二)星星之火,构建燎原之势
在支教期间,他意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志愿者来教他们。于是他组织了一个支教团队,团队从最初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60余人,支教的学校也扩大到3所,扩大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的覆盖面与受众。
另外,他还积极探索支教类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支教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与管理制度,完善志愿者认证与奖惩体系。他的支教经历,得到了昌平周刊校报等媒体的报道,社会影响较好。
(三)关爱行动,铸就希望
2011年12月,他组织志愿者举办了“元旦春节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全程参与活动的策划、执行等工作,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团中央、市委、区委等高度的评价。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接见王善玮时如是说,“你们石油大学的志愿者,确实做了实事儿,很踏实!”
周书记的鼓励使他信心百倍,更加地努力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行动。此外,他参与了“走进七彩小屋 体验七彩课堂”志愿者体验日活动。
(四)实地调研,撰写论文
在支教期间,他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问题令人担忧,于是他在学校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中申请课题,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走访、问卷调研等形式,调查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现状并分析原因,撰写出研究论文《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北京昌平三所打工子弟学校为例》,已发表在《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二、献身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精神
(一)丰富服务内容,拓宽公益领域
作为社团志愿服务的负责人,他在统筹活动之余,认真调研,经常走出校门寻找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及时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
有一次,他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议论北京昌平流村镇有一个福利院,里面有一些孤儿与孤寡老人需要帮助。于是,他从网上查找关于福利院的相关信息,实地考察,认真策划并组织志愿者定期地到该福利院开展活动。之后,他将扶危济困也纳入了志愿帮扶的对象,相继开辟了爱地敬老院、太阳村、社区孤寡老人等需要帮助的集体。2011年10月,他整合资源,开展信息学院“第一届志愿者服务月”大型爱心接力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包括:太阳村、孤儿院、敬老院、社区四个方面的志愿服务。他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引导大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例如定期到北京顺义太阳村,进行各种义务劳动,深入田园,帮助太阳村孤儿采摘蔬菜、锄草、翻地、播种等。
(二)争做献血志愿者,无私爱心回馈社会
2012年,在学校组织的献血中,王善玮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献血爱心志愿者。他不但自己当一名献血志愿者,也积极地号召同学参与献血,以无私爱心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学问他为什么积极献血,他说,“血液,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曙光。献血是爱,是关怀……”
(三)服务社会,参加大型赛会志愿服务
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多次大型赛事志愿服务项目。2012年2月,他参加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中的志愿服务工作,担任小组负责人,因其突出的表现,荣获“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此次服务期间,他负责观众引导,在严冷的风中,他拿着喇叭,坚持给观众讲解大会场馆的观光路线、重要景点与注意事项。经过七天的努力付出与辛苦工作,他的身体达到了承受极限,在赛会结束的那天他病倒了,可他却很轻松地宽慰大家:“能给大家带去方便,生个小病算什么!”
(四)社会实践,参加志愿服务
2011年8月,他作为负责人,利用暑假时间,组织信息学院赴北京昌平汇蕾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农民工子女暑期夏令营活动; 2012年8月,他组织信息学院赴北京昌平社会实践,调研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去向,撰写调查报告;都取得了不俗的调研成绩。
三、身体力行,弘扬志愿服务文化
在他担任志愿者负责人期间,他通过问卷、采访等形式进行调研,发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层次低下、团队缺少专业化管理、经费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社会认同感与支持度不高等。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他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与建议,并撰写论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发表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此外,他也积极采取措施,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号召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2012年10月,他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生讲坛的主讲人,以“浅谈大学生志愿文化”为主题,介绍了志愿服务的起源、志愿服务的内涵以及石大志愿者活动现状,阐述了志愿者追求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时向与会同学简单介绍了石大志愿活动的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这些志愿活动。此外,王善玮还对石大志愿类社团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王善玮展示着一个新时期大学生自立自强的高尚品格,他在尽己所能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从各个方面努力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与参与者;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给社会给他人增添了温暖与关爱。他的格言是:生命不息,志愿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