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陈剑明事迹--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

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陈剑明事迹

2013年04月11日21:48        手机看新闻
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陈剑明事迹

陈剑明,男,中共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0级中医内科学(消化)专业在读博士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理哲言是他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努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是他对人生的坚定信仰;而“甘于奉献,勇于攀登”则是他在师生之间树立起来的良好口碑。他就是陈剑明。

勤学以立身

陈剑明出生于广东梅县,农村家庭的困境并没有泯灭他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在连续23年的求学生涯中,他勤奋好学,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学金和校级博士一等奖学金等;在科研过程中,他态度端正,认真负责,获得省级科研奖励和多次校级科研表彰,如湖北省大学生科研三等奖、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一等奖等,在国内外发表与即将发表研究成果近30篇。他高中入党,在党员先进性精神的熏陶下,他注重集体的团队精神,热衷公益事业,积极地担当了对集体中弱势群体的帮助,这使他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等荣誉表彰。

厚德以待人

早在初中阶段,担任班长的他不仅勤奋学习,还乐于助人,近23年他一直保持着这一良好品质。研究生期间,参与学校社团组织的在北京多个社区、高校、农村义诊和健康教育等活动,担当过北京国际残联会议的志愿者……这么多年来,他不计名利,默默地奉献着,从未刻意去留下过多材料,而在仅有的一些素材中,我们发现更多的是他在积极认真做实事的背影,但就在他身边的一个实例,却足以展现他作为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

2002年至今,近11年的大学学习生涯中,他对班上一位残疾同学的帮助,展现出了他作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精神风貌。他所帮助的这位残疾同学张×,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1983年4月,张×被诊断患了小儿麻痹症。两次手术后,他的下肢发生了萎缩失去了知觉。等到9岁时,张×只能蹲着走路了,...... 2002年的9月,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陈剑明与身残志坚的张×均考入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习,张×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和他的学杂费,不得不外出打工,故张×只身一人在大学,生活、上课等日常作息都存在巨大的困难,作为班里的唯一党员,陈剑明主动申请与张×同住一起,帮助他的各项日常生活起居,由于当时湖北中医学院没有电梯,上课时与班上的男生轮流背他上楼上课,很多时候课程经常在教学楼七楼上课,无论是武汉炎炎的夏季,还是寒冬腊月,陈剑明跟他班上的男生们毫无怨言的履行着背负他上课的义务。而陈剑明这一住,一帮就是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里,陈剑明他并没有刻意去突出自己对张×的关心,虽然这一乐于助人的事迹也曾被武汉相关媒体采访报道,但他更多是让给其他同学出镜,自己却站在镜头之外,他觉得,这一做法是为了鼓励更多班上的同学对张×伸出援助之手,陈剑明觉得“看着张×成功,感觉自己也成功了一半”。在本科大五的考研准备中,他仍然不忘鼓励张×同学积极考研,并在日常的复习准备中在日常饮食起居和学习中一如既往的给与帮助。

天涯心相通

由于身体的原因和经济条件的局限,张×仍然留在湖北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而陈剑明则考进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虽他们各处一方,但并没有隔断陈剑明对张×的关心与帮助,陈剑明为了鼓励与支持张×的选择,多次告诉他“离开,并不代表放弃对你的支持,我们好兄弟,无论在哪都会帮助你”。平日里虽不能直接给与帮助,但常电话或网络上嘘寒问暖,每一次的寒暑假,陈剑明并不是直接坐火车回家,他基本每次都会在武汉下车去看望张×,一起聊聊这一年半载来在学习生活中的收获,并力所能及的给张×提供帮助。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剑明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北京垂杨柳医院骨科可以通过手术来改善张×的病情,于是就鼓励张×尝试去改变现状。在他的坚持下,硕士期间他们怀着同一个心愿去到北京垂杨柳医院积极争取治疗,虽在未来几年内需进行多次肢体矫正术,但第一次术后使他们看到了恢复肢体功能的希望,正如陈剑明曾经说的那样“我希望有一天,你可以自己走出校门,走向你期望的完美好未来”。

无悔履誓言

转眼间,硕士快毕业了,由于陈剑明跟张×都有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陈剑明积极鼓励张×走出湖北,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研究生,一则开阔视野,继续深造;二来有利于肢体矫正术的继续进行。与此同时,他为了排除张×身残的后顾之忧,提出“到了博士阶段,我愿意再背你三年”。陈剑明的承诺感动了张×,在多番的的鼓励后,张×终于迈出了这一步,2010年9月陈剑明与张×一起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博士期间,陈剑明依然日复一日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后来因为他需上医院实习,博士科研任务繁重,张×主动要求退休父母来北京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但是学校公寓有规定,不允许非本楼宿舍人员进入公寓,加上多一个人开支必定增大。面对这一情形,陈剑明他主动到学校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学办、后勤管理中心、宿管中心、保卫处等职能科室请求相关部门的领导给与支持和帮助,第一是请求相关部门领导能够同意让张×的父亲进入公寓照顾他,二是请求学校相关单位能够提供张×父亲一个临时工作岗位,换取一定的经济补充。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各职能部门了解情况后给予了很高的重视,部门间相互沟通,最后同意了他们的这一诉求。

虽张×家人在学校工作后已可以照顾他,但是在张×有困难的时候,陈剑明还是会在第一时间过去帮助他,张×生病时背他去医院就诊、陪张×外出逛北京,无论是用轮椅推他出门,还是背进医院看病,陈剑明他都一如既往。在公共场所,有时不免会迎来别人异样的眼光,但陈剑明说“我并不觉得背着残疾的同学出门很丢人,因为人人都一样,都期望自己能够活得精彩,活的充实。如果我能帮上他这一忙,又有什么不可以,又有什么掉面子呢。我希望天下的残疾同学都能够像张×同学一样,身残志坚,勇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张×,虽身患残疾,但回顾近11年来的求学路,无论在湖北中医学院还是在现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张×眼里是一段充满温情与关爱的旅途。

时间流逝,转眼间博士即将毕业,陈剑明多年对张×的照顾,正如他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并以此鼓励着身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走出阴暗,走向美好的明天。“平凡中做人,平凡中做事”更是体现了他用行动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到博士,我再背你三年”,话语虽短,却让人感受到关爱的力量,看着陈剑明对集体、对个人的默默奉献身影时,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平平淡淡却饱含深情。

(责编:张胜男、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