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李瀚霖事迹--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

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李瀚霖事迹

2013年04月11日22:06        手机看新闻
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李瀚霖事迹

李瀚霖,男,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9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本科生。

2009年,李瀚霖带着对大学的憧憬来到了中国矿业大学,和大多数的新生一样,他也经历了最初的迷惘和彷徨,面对全新的学习方式和紧张的课程安排,他一时有些难以适应,常常望着黑板而思绪纷飞,大一结束时,看到只有75分的高数成绩,他就像被泼了冷水一样惊醒,这样的成绩离他的期望实在是相差甚远,进入大学以来的自豪和喜悦瞬间化成了内疚和自责。

遭遇挫折之后,他积极调整心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督促自己提高学习效率他深深明白,“只有勤奋和踏实,才能掌握知识的钥匙”。

大一暑假,李瀚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留在学校,提前自学大二课程,广泛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当时李瀚霖学习劲很足,虽然天气很热,吃的也没有家里丰富,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之后的寒暑假,他都选择了留在学校里看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三年来,酷暑严冬中,他磨炼了坚韧的毅力,这些也成为他能坚定行走在科技实践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天道酬勤,大一下学期时他的高数取得了99分的好成绩。三年来,他的综合成绩始终排名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优秀学生奖”,2012年江苏省“三好学生”,“中国矿业大学学术科研之星”等荣誉称号。

脚踏实地,扬起科技之帆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初入大学时,通过学校组织的入学教育,李翰霖对自己的专业特色有了初步了解。想想上网和看电视时看到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新闻,他的心里沉重起来。他觉得,自己既然作为矿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就应当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煤矿安全生产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之后偶然的一次讲座使他的思想火花瞬间迸放,一个想法萌生在他的脑海里,能不能在煤矿生产中用机器人去操作,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呢?突然而至的灵感催促他赶紧上路,去实践,去创造,从这开始,他对机器人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但他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制造机器人对于一个连《电路理论》都没有学过的大一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理论知识的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都是一道道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放弃还是继续?他选择了后者,他联系了学院专业老师,利用周末到图书馆自学了各类相关知识,逐渐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并积极进行实践。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中国机器人大赛备战之路。在准备工作中,他和队友需要调试六十套程序,同时还要考虑温度、场地、材质对机器人运行的影响,时间在反反复复的调试中流走,而他们却丝毫未曾察觉。有一次,调试快结束时,单片机主板突然烧坏了,他和队友连夜重新设计和调试,直到看到机器人运行平稳,他们疲倦的面孔上才露出轻松的笑容。三年来的辛苦付出换回的是一项又一项的奖励,他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CUP公开赛中获得智能搬运(舵机小车组)全国冠军1项,体操组全国一等奖、舞蹈组全国一等奖各1项,舞蹈组、搬运比赛轮式光电组全国二等奖各1项。

参加机器人大赛的经历,进一步激发了他对课外科技实践的兴趣,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等大赛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三天时间里,他为了抽出更多的时间充分准备比赛,每天只休息三个小时,从创意、制作到最后的现场调试,每一步都深思熟虑,一丝不苟,最终获得江苏赛区一等奖的佳绩。

李瀚霖觉得科技探索之路没有坦途,只有汗水和付出才能换来成功之花的灿烂盛开。成功的背后是他三年来“泡馆(图书馆)”、“泡室(实验室)”所付出的努力,是他不骄不躁、持之以恒的宝贵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是令人欣喜的佳绩:2011年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获二等奖,2012年在“电工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二等奖。2012年他主持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四足机器人研制与开发》,完成了系统设计、实物制作、程序编写,项目顺利结题,考评优秀,同时他还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

科技创新使李瀚霖拓展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眼光更加深远,脚步更加坚实,也为他的理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创先争优,服务同学奉献社会

雷锋曾说过:“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李瀚霖用实际行动对这句话进行了诠释。

大二时,李瀚霖的成绩在年级中已是一枝独秀,但是班级有7名同学在大一期末考试中未能顺利通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副班长的李瀚霖在班会上积极和大家探讨,分享学习经验得失,还主动相约班级同学一起上自习。学年结束时,班级三名同学获“学习进步奖”,班级也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先进班集体”。

从年级委员会学习部部长到年级委员会副主任,李瀚霖积极参加各种学院工作,经常晚自习之后还坚持到各个宿舍提醒大家早点熄灯休息。他的同学曾表示:“有时候玩游戏就忘了时间,瀚霖过来提醒下,时间长了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也自觉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学习生活很有帮助。”长期以来,很多同学以他为学习榜样,大二结束时年级同学加权平均分超过80分。李瀚霖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李瀚霖时时以“五带头”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员答疑活动中,尽管很忙,但他从没有迟到和缺席过一次值班,他还主动将自己的学习笔记进行复印,供大家参考。连续两年李瀚霖都入选了中国矿业大学“校园之星”巡回报告团,为大学生作学习经验讲座、报告20余次,耐心热情地向学弟、学妹介绍自己在学习、科研方面的心得与经验。

凭借在学习和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李瀚霖获得了中国矿业大学“第六届‘青春矿大’校园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他在校园中也成为了很多同学谈论和学习的榜样。有时候,他在晚上会接很长时间的电话,室友当时纷纷猜测他可能恋爱了,经过“侦查”之后,却大失所望地发现,原来电话都是学弟学妹打来向李瀚霖请教学习和比赛方面的经验。电话这头,李瀚霖热情地为他们一一作答,从程序的调试、原材料的购买到考试的重点、学习方法等,都回答的耐心细致。他的热情大方、执着善良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2012年,他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党员标兵”荣誉称号。

此外,李瀚霖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年级学生党员一同策划了赴西柏坡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同河北医科大学共同举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座谈会、调查新农村建设情况并形成相关报告等多项活动,受到《中国矿业报》、《燕赵都市报》、人民网、中青网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大三之后,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李瀚霖和同学在校园和社区内发起了“义务维修电器”活动,虽然很多时候手忙脚乱,而且比较辛苦,但看到一个个电器恢复正常运转,他的心里踏实而高兴。他说“知识只有在与人方便时才能凸显它的魅力,而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份魅力靓丽而持久。”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李瀚霖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中,仍将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习,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虽然前方道路也会充满荆棘,但他必将加倍努力,勇敢接受挑战,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责编:张胜男、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