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宇,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09级本科生。
“爱一个人就斩钉截铁地追求,爱一个民族就挫骨扬灰地献身,爱一桩事业就呕心沥血,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渝。”这是她的座右铭,是她从心底里始终奉行的生命准则。她是姚思宇,一个钟情于古典,执着于梦想的女孩儿。
她的高考志愿表中只填写了人民大学一个志愿,国学院一个专业,并且不服从分配。她觉得能够走进人大国学院,为重续几近失传的传统文化而努力,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机缘,或许正是从那一刻的选择开始,她的生命就深深打上了国学的烙印,并将伴随她此刻与今后的每一步脚印。
故书不厌百回读——文化传承
“传承经典,延续文脉”,是作为一名国学院学生最为崇高的责任与使命,而深厚的积累与扎实的学术功底则是承担起这份责任的基础和保证。
古典的心性与情结恰恰孕育了她对于自身专业强烈的热爱,那些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典籍,在她的眼里却是涵养心灵的归宿。进入国学院以来,她的GPA四年来始终名列全院第一,其中专业课学分绩3.91,2012年以国学院综合排名第一的身份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国学基础奖学金。
与此同时,在科研创新方面她也毫不懈怠。大三以来,真正进入学术训练阶段的她选择了师从诸葛忆兵教授主攻宋词研究方向,每周一篇3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让她在坚持中找到了学术的门径,也愈加坚定了她对于这条求索之路的选择。成绩也给予了她充分的肯定,在2010和2011年的国学院学术活动月中,她的论语研究、李清照研究论文分别获得了思想史组三等奖、文学组一等奖。
然而她也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业的知识素养最终还要发挥其对于现实的作用。2011年年初,怀揣着探索文化传承的热忱,她将视线聚焦于对于非物质遗产的发掘与拯救中。利用寒假时间,她与团队成员一同深入山东省西南部,足迹踏遍了嘉祥、汶上等5个县镇村落,走访县委、县文化馆,考察汉代祠堂遗址,采访民间艺人,收集了上百篇失散的乐谱,做了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鼓吹乐的调查,回校后她与团队一同撰写了七万余字的调查报告,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杯”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作品被人民大学文学院孙郁院长评价为在大二已达到硕士毕业论文标准的研究报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是一条求索的道路,是一个从已知通向未知的过程,除了课程,她还珍惜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每一次机会。她擅长书法与篆刻,将文字视为表达的灵魂,2008年她的个人诗集《清月流光》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她还喜欢设计,喜欢将古典审美融入现代的宣传媒介,2010年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大赛平面设计三等奖。
正是这份对于国学事业的专注,让她在2010年4月被评为了北京市“三好学生”,也帮助她最终在2011年通过竞评,获得了人民大学学生的最高荣誉——“吴玉章奖学金”,成为了那一年获奖学生中唯一的一名年仅大三的本科生,而这一奖项每年只在本科生中评选五人。
不要人夸好颜色——文化应用
有人说大学最吸引人的就是它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而她也正是其中的活跃者,所不同的是,就算是在学生活动中,她也不忘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同学们在独特的形式中了解那些已被现代社会渐渐遗忘的传统以及那些中国古典的美和生活。
2011至2012学年,她担任了国学院学生会主席,同时兼任人民大学新风雅诗社副社长。带领国学院学生会举办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上元灯谜会、风筝节、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人大总决赛等等。而2012年的第四届风筝节不仅成为了中国高校第一视频网的头条,还受到了央视四套《中国新闻》栏目两会期间文化专题的报道。猜灯谜、对诗句、绘制风筝、汉服吟诵……她将国学院的每一场活动都办成了学校里的一道风景,而同学们热情的参与和开心的笑脸也让她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能够带给人们的快乐。因此她也获得了人民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一等奖学金以及社会工作一等奖学金。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国学是与现代社会脱轨的,学习它的人或许都带着一股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她却觉得国学给予她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素养;国学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延续文脉,更有着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因此在课余时间里,她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她在人民网、上海证大集团、上海鹏欣集团等不同行业单位进行过实习,特殊的专业背景以及出色的综合素质也让她获得了证大集团戴志康董事长以及鹏欣集团姜雷总裁的格外青睐,他们都曾建议她放弃今后在国学院的硕士学习,本科毕业就进入他们的企业。然而她认为,在国学这条尚且清冷的路上需要她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她学习的也还很多,她始终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年的冷板凳她是坐定了。
凭借着自己在文字表达方面的特长,2012年年初,她正式成为了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学生助理,先后在校报及人大新闻网上发表通讯、人物专访、新闻评论等各类稿件30余篇,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形象片解说词的撰写,署名编写了《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校友专访录,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期间对“吴玉章终身成就奖”得主、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的专访被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专版上。出色的学生记者素质让她获得了2012年度北京市“优秀学生记者”称号。
花木成畦手自栽——文化传播
古代经典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包含着永恒不变的智慧,更在于它能够感化人的心灵,启迪人们对生活产生更多更深刻的思考。而她不仅愿意去传承这些经典,更愿意将经典传递给需要它的人们。
2012年9月起,作为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她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学校、育英中学等多所中学参与组织开展了“公益国学系列讲座”活动并担任主讲,活动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了国学专业,也帮助他们初步地了解到什么是中国传统学术,学生们会在讲座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思考,这样的互动让经典潜移默化地走进了他们的生活。2012年12月,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她加入到了会议志愿者的行列,期间与来自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代表们进行交流,这也帮助她进一步了解了孔子学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如今,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中国而言,孔子学院在全球各个角落的设立也让“中国文化”成为了越来越热门的一个词汇。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自然也成为了她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贡献全部力量的重要方向。
2012年8月,正值中韩建交20周年,受韩国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的邀请,中国大学生校报记者团赴韩国进行了为期九天的文化交流活动,而她作为人民大学唯一的学生记者代表,切身地参与其中,期间代表记者团向首尔市文化体育观光部做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并采访首尔市市长朴元淳,受到了韩方的一致肯定。2013年2月至今,她成为了AIESEC海外志愿者项目的一员,赴斯洛文尼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类志愿者工作,在卢布尔雅那的MAKSA PECARJA学校教学生们中文并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在交流中真正地承担起了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具体工作。
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她觉得能够在人民大学学习和生活,是她一生最大的幸运,她相信不懈的奋斗和坚持定能给自己不败的青春有所交代,而她的大学生活和她的生命也都像一首诗,让她铭记在这段奋斗的旅途中始终回荡着大家年轻的期待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