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张皓事迹--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

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张皓事迹

2013年04月11日22:18        手机看新闻
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张皓事迹

张皓,男,中共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2011级航天图像压缩方向硕士研究生。

自攻读研究生至今,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校级奖励4项,并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他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厚德 求真 励学 笃行”的校训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献身航天事业”为己任,凭借他坚强的意志,无论在理论学习、学术研究、科研创新方面,还是在热心助人、团结合作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尤其是在面对病痛时表现出的积极热情和不屈不挠,他是新时期奋斗在高校的优秀青年创新人才的代表!

肩负科研重任 迎难而上谱篇章

张皓同学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偏远小镇,中国最北方的严寒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也赋予了他东北人所特有的豪爽。家境一般的他,从小便懂得生活的艰辛,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赋予了他不断拼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的品格。

众所周知,航天事业无比光荣,它与祖国的国防建设息息相关,但是作为航天人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与艰辛。2011年,研究生的生活开始了,他毅然选择了航天图像压缩这个研究方向,成为了千千万万默默无闻与寂寞为伍的航天人之一,他说,这是他喜欢的生活,并且是自己的荣耀。正是因为满腔的热忱和莫大的兴趣,他在这条路上走的很顺利,很快就可以独立对项目的某些部分进行改进,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很快的,他进入到项目组的研究中,2012年,嫦娥某型号图像压缩系统到了正样阶段,进入了非常时期,航天总体部对项目的各个部分进行了严格的要求。由于对专业的满腔热情,他很快的进入到了忘我的工作状态中,研究生的课程比较重,他除了上课就是在实验室工作,经常工作到午夜。在项目最紧张期间,他曾多次在实验室通宵工作。在一次问题定位中,问题随机出现,硬件电路连续工作几天问题可能还不会复现。张皓同学进行了大量测试,反复验证,仔细分析每一次的测试案例,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发现问题的信息。在偶然的一次测试中,他发现问题出现在夜晚的环境下,于是他就在夜晚尝试各种方法进行大量的实验。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问题查找持续了一个多月,但他并没有放弃,也并没有气馁,最终将问题准确定位并改正。

张皓同学科研态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因为他知道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他师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李云松教授,时刻不忘导师李云松教授的教导,认真分析每一个细节,航天项目不能存在任何隐患。他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不畏艰辛。2012年上半年,为了保证嫦娥某型号图像压缩系统能够顺利按时完成,他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奔走于成都、北京几大研究所之间。曾经在成都的一次出差中,他连续多天每天只睡4个小时,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即使在期末考试期间,他也坚持工作,只在半夜回到宿舍后复习,然而,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张皓最终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作为航天人,他从无怨言,也从不吹嘘自己,一直以虚心的态度追求他心中为航天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并在信念的支持下践行自己的誓言。

遭遇突来横祸 病床依旧系科研

2012年9月的一天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他的生活。一辆超速行驶的摩托车将张皓同学撞出5米之外,他重重摔在地上,血流不止,不省人事,生命垂危!随即赶来的120急救车将他紧急送往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他让老师和同学都甚是担忧。经过一夜的重症监护,张皓同学恢复生命体征,脱离了生命危险。

第二天清晨,张皓同学逐渐恢复了意识。围坐在病床旁的老师和同学们焦急的看着他,然而他在意识尚未完全清醒,与死神搏斗了24小时后,张开嘴含糊的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前一天和老师讨论的项目上的问题。

经会诊,张皓同学面部粉碎性骨折,耳部听力受损,腿部腓骨骨折,半月板二级损伤。专家会诊结果:张皓同学伤势严重,需要马上进行手术。

手术进展很顺利,但医生强调,由于脑部受损,术后的半年里避免脑力活动,并需静养,随时有可能再次手术。然而就在术后的第五天,张皓同学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心,不顾老师、同学和医生的劝阻,坚持在病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与辅助他工作的两名同学开始了工作。住院的两个月期间,他不顾病痛的折磨,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系统进行一遍遍的复查。由于系统中有几个较大的模块是由他主要负责,其他师兄弟不能够短时间内理解他所负责的部分,张皓同学在病床上对师兄弟们进行耐心的讲解,将他平时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倾心的传授给其他同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代码分析中,病床上的张皓同学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安全隐患,他顿时紧张了起来,立刻让陪护同学第一时间与老师取得了联系,经过交流,以及反复调试,最终确认了这个安全隐患存在。随后的几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包括仍在病床上的张皓。经过反复的尝试和努力,这个安全隐患被消除,为确保嫦娥某型号探月飞船高质量回传图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两个月的卧床治疗,张皓同学没有落下科研任务,医生都讶异于他顽强的意志。然而经过这场车祸后,张皓同学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本应该进行专业康复治疗的他,毅然地选择了返回实验室,重新回到了工作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疼了就吃止疼片,累了就趴在实验台上休息片刻。张皓说,不能因为我个人的身体原因,影响整个实验室的工作安排进度,更不能影响国家航天事业进步的步伐,我虽然不是处在最重要的岗位,但是航天事业无小事!

2012年12月,张皓同学提出了一套经过优化的某图像压缩算法实现方案,该方案和以往的方案相比,能够大大节省硬件所占用的电路结构,这样就为其他功能模块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就能在同样的芯片上实现更多的功能,这就为探月计划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这一算法的优化实现,也为以后的星载图像压缩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在实验室的工作中,张皓同学从没有考虑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是考虑自己作为一名研究生,作为一名准航天人,还有哪些责任没有尽到,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完成。

2012年,由李云松教授主持的科技成果“深空通信压缩与传输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正是李云松教授对航天事业的奉献精神,感召着张皓同学对航天事业的热忱;而张皓同学这种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敬业,也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新的正能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航天图像压缩领域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硕果!

热忱党建工作 积极上进乐奉献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张皓同学努力学习党的先进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关心时政,将所学理论贯彻到党的工作中。

在工作中,作为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张皓同学积极参与班级党组织工作,在校期间曾自发组织并参与爱心捐款、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在学术上,张皓同学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帮同学解决了很多学术上的问题,做到了共同进步,被同学称为“会说话的百科全书”;在生活中,张皓同学尊敬师长,常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老师减轻工作负担。他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深受老师同学喜爱,同学都愿意和他交流共事。张皓同学在班级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了2012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张皓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人——肩上有担,胸中有墨,心中有爱,手中有艺的“四有”青年,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迎着十八大的春风、改革发展的新篇章的召唤,他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努力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积蓄力量!

(责编:张胜男、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