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钱隆
钱隆,男,中共党员,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主持人艺术方向2011级硕士研究生。
2013年,他不仅在专业学习中获得显著的成绩,在政治思想、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扶困敬老等多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表现。
扎实学业增动力
钱隆同学自入校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为研究生,他与导师共同完成了多项教学科研项目,如辅助导师进行设计并组织本科教学的“演播言语组织”课程获上海市“重点课程”荣誉称号,同时他所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也发表在相关的专业期刊上。作为主持人专业的学生,他在同级学生中首批获得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证书以及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A级证书,并为自己拓展各类专业实践机会。
2013年5月,新疆卫视“超级新主播”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燃起战火,在历时近四个月的比赛中,钱隆同学一路过关斩将,用自己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机智幽默的语言以及沉稳大气的台风力压群雄,从一千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该项比赛的全国总冠军。评委之一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评价他为大学生中难得的主持人好苗子!
由于他在专业学习上的突出表现,钱隆同学获得了201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此外,钱隆同学利用自己高中理科生的背景结合大学所学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的知识,独立发明了广播设备野外绝缘安保器,解决了市面现有同类设备防水性能差、容易造成短路从而导致信号中断的问题,他也由此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践行承诺扬正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钱隆同学也发挥了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良好带头示范作用。
从2010年起,他开始担任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大学生志愿者,并利用课余时间担任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为千余人提供了义务讲解服务。
2013年上半年,他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将沪上知名诗人为纪念中共二大召开九十周年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筛选,排演了“伟大的宣言 光辉的党章”——纪念中共二大召开诗歌朗诵会。从4月份起,他就开始和本科同学在课余时间分析作品、研究朗诵方式、设计演出方案等。五月份进入正式排练阶段后,他在保证完成自己研究生课程的前提下,更是加班加点的投入到朗诵会的排演,有时为了选择一个符合情景的影像资料或者背景音乐,他甚至跑遍上海所有相关的资料库进行寻找与挑选。
五月底,朗诵会完成最终的排练与合成,作为主创和主要演员之一,也作为二大会址纪念馆的优秀志愿者,在学校和纪念馆的支持下,他带领着朗诵团的成员走进了静安区的静安寺社区、江宁路社区、曹家渡社区、石门二路社区和南京西路社区等五个社区(街道),为社区居民们进行义务演出,巡演每到一处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有的社区还主动要求加场演出。
巡演从五月底一直持续到七月初,时值上海今年遭遇百年难遇的高温酷暑天气,但他和朗诵团的成员依然坚持演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和志愿者的誓言和承诺。
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敬老助残等相关慈善活动。如今年10月份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上海市首届“无障碍电影日”活动,他就积极报名,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影片讲解,让视力残障人士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成为可能。在“蓝天下的挚爱”普陀专场募捐活动中,他依旧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在募捐现场进行义演,筹得善款2160万元。在学校的“党员服务日”活动中,他和学生党员走进长宁区逸仙敬老院,为那里的老年人送上了关爱和温暖。
服务社会促发展
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提出高雅艺术进社区的倡议后,钱隆同学积极响应,和其他专业同学组成社区演出艺术团,走进了浦东的东明路社区、南码头社区,不仅为那里的居民送去了舞蹈、戏曲、戏剧等专场演出,同时还对社区居民和文艺爱好者进行相关艺术特长的辅导,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当代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013年4月,钱隆同学又加入到了下农村慰问演出的行列中。在上海戏剧学院领导的带队下,他们一行20余人前往浦东新区老港镇成日村,开展“桃花灿烂,共塑春泥——美丽老港,美丽成日”慰问演出。演出结束他们也走进了成日村生活困难的村民家中,为他们带去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学校2013年度的表彰大会上,学校对钱隆同学这一年度的优秀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他颁发了上海戏剧学院兴业责任奖,这是学校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积极营造求真、进取、和谐、文明的良好校园氛围和校园风气而特别设立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