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2013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投票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刘杨事迹

2014年04月12日18:4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滨州医学院刘杨

刘杨,男,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专科生。

2013年5月8日, 第66个世界红十字日,一支由滨州医学院、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8支驻烟高校的600多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器官捐献宣传服务队正式成立。可没有人会想到,发起人会是滨州医学院一名身患重症的在校大学生,他叫刘杨,2013年22期《中国青年》杂志在“领秀”专栏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为题对其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

他是全国首支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者团队的创建者;山东省在校大学生第一个签署器官捐献协议的大学生;驻烟高校第一个由烟台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的大学生。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辛苦遭逢

“每一次伤痛的背后,都是一位愈发坚韧的小男孩”。

——刘杨网络日志

刘杨,山东枣庄人,滨州医学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残疾重病学生。不幸的遭遇和难以忍受的病痛让富有爱心、勇于承担的刘杨更加坚定地选择了滨州医学院。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帮助那些像自己一样不幸的患者祛除病痛。入学后,他如饥似渴的学习,可在2011年,医生给刘杨下了病危通知书,并告诉他,两年之内,会大小便失禁,然后瘫痪在床。“我的春天在哪里?”言语之间,是一个20岁青年无法承受的生命的悲凄。

“如果挺不过明天,按照我的遗愿,把能捐献的全部捐献,让我的爱继续留在这个美丽的人间。然后把我葬在一颗白杨树下,旁边放一块石头,上面刻上:此处安睡着一位渴望阳光的小男孩。”

——刘杨网络日志

“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可以选择活着的方式”。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担心,刘杨独自到北京求医,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刘杨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乐观的面对挑战。在学校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北京306医院为他制定了一个不处理神经的脊柱内固定手术。手术风险很大,在离手术仅两天的时候,他有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刘杨说“在求医的这几年时间里,我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我曾想等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报答他们,但是有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这些年,我比谁都能理解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病人内心对未来的渴望,我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希望它的宽度和厚度无限,如果我的身体能够挽救别人,我无怨无悔”。当刘杨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 这个63岁的老人老泪纵横。刘杨细心地向父亲解释,耐心的跟父亲交流。他告诉父亲,捐献器官不但意味着挽救别人的生命,更意味着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延续。刘杨的坚持最终还是打动了伤痛的父亲。

星星之火可燎原 吾辈上下求索

“我坚信我们今天做得事情可以改变社会观念,可以给每年那150万绝望的病人以希望,以光明!”

——刘杨网络日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刘杨的一期手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回到学校后,他如愿做了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刘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到:中国有150万个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共实现捐献163例,绝大部分患者都已在等待中死亡或者还在等待死亡。宣传上的空白,教育上的缺失,让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器官捐献”这样一个概念。刘杨决定呼吁和号召更多的人关注器官捐献,加入器官捐献,受益于器官捐献。

没有关于器官移植的教材资料,刘杨就自己制作器官捐献知识PPT;没有钱做宣传展板,他就用手写用笔画,拄着双拐走进每一间教室去宣讲。从开始不被人接受,到有人加入团队,几个月的时间他几乎走火入魔。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烟台红十字会、毓璜顶医院……,到处都有刘杨宣讲器官捐献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驻烟高校首支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承光心汇正式成立,队员达600余人。

“我的中国梦就是我的医师梦,我自己的力量很弱小,可这个梦想却很伟大,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使盲的孩子看到光明,使绝症的尿毒症病人获得新生,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愿为我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刘杨网络日志

在活动过程中,善于分析总结和创新的刘杨,受《论语》“有教无类”的启发,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模式,称之为“滨医模式”,即每个城市由医学院校牵头,联合当地大学,先在大学生中普及器官捐献知识,焕发大家的器官捐献意识,然后借助大学生的热情和专业知识逐步向当地的社区、农村扩展,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到器官捐献中来。

刘杨团队的活动得到了中国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后来刘杨在北京住院期间,管理中心的刘维新主任来看望刘杨,听取他带领承光心汇在烟台地区开展器官捐献活动情况的汇报。刘主任高度赞扬“滨医模式”及刘杨同学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他说:“大学生宣传器官捐献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国每年那么多人在等待器官的过程中死去,非常需要向大学生这样的社会正面能力去加以宣传,让更多了民众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希望你们能继续坚持,探讨出更多有益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

《中国青年》杂志、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山东教育电视台、齐鲁网、齐鲁晚报、搜狐网、凤凰网、烟台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对刘杨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报道。

位卑未敢忘忧国 时念匹夫有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这一代朝气蓬勃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增强主人翁意识,发奋学习,努力实践,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刘杨网络日志

“年轻人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刘杨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社会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善于总结、爱琢磨的刘杨积极组织同学学习讨论,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我的中国梦”,“大学生社会实践”,“用脚踏实地的态度去工作生活”等成为了大家强烈关注的焦点话题。经过讨论,同学们勇于实践、阳光生活、踏实工作的热情一度高涨,并决心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

刘杨热衷于志愿服务。虽然他现在的身体情况还很差,可他依然带领他的团队坚持着志愿服务。目前,他们正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的精神,着手准备暑期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支教支医。刘杨向玉树怀德儿童福利院白日代勒院长了解了当地实际情况,该福利院和当地的三所希望小学的孩子大多是玉树地震的藏族孤儿,刘杨他们决定去给孩子们送温暖、送爱心、送希望。

对于近年来困扰着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医患矛盾,刘杨认为现在的医患矛盾大多是由于医患彼此之间不理解、不信任造成的,他结合自己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发起了尊重“大体”老师的活动,让普通民众看到医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2013年刘杨撰写的《尊重“大体老师”》被中国医师报全文刊登,引发了社会民众、医疗工作者和广大医学生的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刘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我们从刘杨的身上看到了这种担当和力量,当病魔一次又一次袭来,当疼痛一次又一次加重,刘杨,这个在生与死边沿行走过的青年,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强,诠释了爱的真谛。生命之花在爱的照耀下怒放。 

(责编:教育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