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2013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投票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丁凯事迹

2014年04月13日11:2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南华大学丁凯

丁凯,男,中共党员,辽宁抚顺人,现就读于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2011级核反应堆专业01班。

2011年开始,丁凯同学连续三年放弃寒假回家过年,热心公益事业在衡阳中心汽车站作为志愿者为春运旅客服务,工作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耐心为旅客服务,受到了春运旅客的一致好评。由于他的先进事迹,他荣获过“2012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及自强奖学金”,“南华大学勤工助学标兵”,“校十大孝心学子”,“南华大学十大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及自强奖学金”和“2011-201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丁凯同学的相关事迹得到了湖南卫视、辽宁卫视、衡阳日报、抚顺日报、新华网、湖南教育电视台、南华大学报等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的报道。丁凯同学的事迹引起了广大学子的强烈共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丁凯同学已成为不畏困难,勤奋学习,热心公益事业,自强不息的典型,成为勇于担当孝敬父母感恩社会的典型。

一、十年一剑,圆梦南华

人生之华,不在乎长短,而在乎奋斗的过程。他,出身贫寒却心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屡战屡败却孤胆雄心,身怀核情节、核梦想,志在报国图强。寒窗地僻无人问,一夕功成天下知,他就是虽还在梦想的路上,却早已名声在外,他就是被广大媒体称为——“高考十年哥”的南华学子丁凯。当年名不经传,如今天下皆知。提及“高考十年哥丁凯”这个名字,人们首先浮现脑海的就是他那不同常人的十年寒窗高考路,以及终梦圆南华的壮志豪情,然而,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坎坷经历让人赞叹。

1982年6月26日,丁凯出生于辽宁抚顺的一个贫困家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苦但也其乐融融,面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丁凯觉得自己很幸福。但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丁凯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对于本来就十分穷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从此,母子两人,相依为命,那时,丁凯的母亲李杰31岁,在一家建筑单位做油漆工,每月工资才50多元,入不敷出;住房是单位的简易平房,才19.8平米,集厨房、卧室、澡堂、厕所等功能于一体,生活十分艰苦,当同龄的小孩还在妈妈怀抱里撒娇的时候,丁凯为了能为母亲减轻一点点的负担已经学会了买菜、洗衣、做饭,他说:“每每看到别的孩子在爸爸和妈妈陪同下嬉戏玩耍时,我的心头总会涌上一股酸痛苦楚的感觉”。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只是艰难生活的开始而已,1996年,母亲下岗了,没有可固定工作,到一家餐馆去做洗碗工,每月仅有300元的收入,除了平时生活费,剩下的钱根本不够供应一个孩子上学读书的开支,况且丁凯的姥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日益见差,也不时需要花钱治病…贫寒的生活,艰难的家境,也铸造了丁凯坚忍自强,乐观向上的性格。

2002年6月,丁凯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虽未高榜题名,但他也并不气馁,一切的起因就是那部神奇的电影《横空出世》,成就了他的核情绪、核梦想。影片中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战士们凭着顽强的精神,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建成了原子弹发射塔,爆发出举世震惊的东方巨响。有感于此,骨子里透出倔劲的他,一直想做一番大事的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一定要走进大学学习核专业,为国家核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说是这部电影改变了丁凯的人生,于是丁凯也为自己的人生导演了一部“横空出世”,以后的九年高考之路由此开始,为了和妈妈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丁凯开始了边工边学的求学路,白天打工,晚上看书……苦心人天不负,在丁凯的顽强拼搏与追求之下,他终于在2011年8月被南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录取。

二、携母求学 ,自强不息

生活上如此步履艰难,却从未抹灭丁凯对理想的追求。

十年高考路,给丁凯添上的不止是岁月的痕迹,还有直面困难的勇气。丁凯和母亲一起来到南华大学后,并未松懈,而是昂首向前,继续自己“半工半读”之路,为自己的理想放飞翅膀,创造属于自己的丰富而精彩人生。

对于丁凯来说,生活忙碌是一个常态,他和母亲在学校食堂做兼职,又被勤工助学部安排去打扫教室;母亲在学校的帮助下,还做了学生宿舍管理员。另外,他先后参加了核科学技术学院的办公室、校学生会实践部、“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外联部,并在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各位部长们的一致好评;寒假期间更是担任了校学生会临时主席,带领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了安宁而精彩的寒假生活。有人说快乐是属于那些会享受生活的人,但对于丁凯来说,生活忙碌是一个常态。平时,他在学校食堂做兼职,同时还被勤工助学部安排去打扫教室。面对组织上交代下来的工作,他绝不会因为自己年龄大、辈分高而推脱责任,全部一丝不苟地完成。工作虽然很忙很忙,他却从没放松过学习,没有特殊情况时,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学习四个小时。丁凯从来不靠别人的施舍,遇到任何事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在不麻烦别人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这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行为准则,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丁凯用自己的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同学,同时平时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13年已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丁凯的大学生活是“学习和工作,两分天下。”除了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工作。剩下的时间大多数用在学习上。初到大学他的成绩排名在后,经过他起早贪黑的努力后,丁凯可以骄傲地说“排名前十了。”为了提高成绩他每天早上五点一刻起床看书。每天晚上忙完工作后再看半个小时的书。他可能没有别人聪明,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丁凯坚信,勤能补拙。

在学习之余,丁凯同学热心投身于公益事业,勇于担当,懂得回报和感恩社会。丁凯在2012年寒假留校期间了解到衡阳中心汽车站和火车站急需春运志愿者,他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志愿者,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三年。当别人在走亲访友时,回家团聚的时候,他在默默地为旅客免费提供药品,为年迈的老人带路。每年一个多月的志愿者服务让他锻炼了自己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能力,同时,也收获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者精神。

2011—2013年寒假期间他三次当上了临时学生会主席。期间他为留校学生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一起看春晚,包饺子,组织羽毛球赛篮球赛。在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丁凯自己也很快乐。经过他两年多的努力,丁凯获得了 “南华大学勤工助学标兵”,“校十大孝心学子”,“南华大学十大自强之星”, “2011—201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在2012年度荣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及自强奖学金”和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及自强奖学金”。在各方面丁凯都没有停下脚步,他正继续努力,继续奋斗,向着他的理想——核事业,不断去完善自我,服务他人。有人说丁凯是不幸的,出生在一个如此艰苦的家庭,要经受如此之多的磨难;也有人说丁凯是幸运的,十年磨一剑让他声名远播,然而他自己却说,“如果不是这段人生经历,我永远不知道人原来有这么强的韧劲和抗挫折能力”。

三、志在“核”方,笑对未来

有一种人生是安贫乐道,有一种人生是逐浪沉浮,有一种人生是奋发向上。在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大学生活的熏陶之后,丁凯得到的不仅是成熟,更是怎样面对生活,应对一切可能的困难和挑战。

生活其实很精彩,风雨之后是彩虹。现在的丁凯自信而勇于担当,依旧每天忙碌在校园里,也许你不会注意到这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大男孩,一个追逐梦想的践行者……

(责编:罗慧莹(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