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2013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投票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事迹

2014年04月13日12:4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南开大学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男,中共党员,维吾尔族,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

    2013年在化学类顶级期刊JACS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南开十杰)。读博前在新疆高校执教6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毕业后打算继续回疆任教。

    师心不改疆情浓

    阿不都卡德尔本科就读于喀什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由于学校急需青年教师,成绩优异的他毅然放弃了继续读研,选择留校任教,一教就是三年。三年中,他教授学生化学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坚持关注国内外教育资讯的他意识到,要为新疆建设发展培育出优秀的人才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学识,更创新、更有活力的教学方法。于是,他决定考研并如愿进入新疆大学攻读化学硕士。

    硕士毕业后,他本想继续读博深造,但是考虑母校师资仍旧匮乏,他毅然重新走上母校的讲台,“比起我个人兴趣的满足,学生们更重要。教书育人是我的责任。”这一教,又是三年。在带着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中,他积累了许多科研灵感和疑问,“我要对学生负责,当我掌握的知识不能带学生到更深入的化学领域中去时,我意识到需要进一步学习。”就这样,而立之年的他开始准备考博。这一次他决心走出新疆,向国内一流的化学专家求学,“我希望接触到最前沿的化学研究,学习积累最先进的科研方法,只有这样我才能教给学生更有用的知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化学实力雄厚的南开大学并最终如愿。

    博士期间,他潜心科研,成果丰硕。即将毕业的他本可以选择留在科研条件较好的大学和研究所,继续从事自己喜爱和擅长的科研工作。但是,他坚持回校任教,“因为那里更需要我”。在喀什师范学院,他担任过班主任工作。班里的同学们一直和他保持联系,他不仅耐心地解答同学们学业、生活方方面面的疑惑,还鼓励他们要有信心、有梦想。他说:“作为来自西部的一位青年教师,实现自己的梦想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帮助西部大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更重要。我的家在西部,我的根在新疆,祖国培养了我,新疆需要我,我要尽自己的能力为新疆、为西部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厚积薄发研心重

     来到南开,阿不都卡德尔如饥似渴地汲取前沿知识,进行相关实验技能的训练,一边夯实基础,一边探索最新的课题。他每天六点多起床,七点半之前准时到实验室查看实验进度,分析实验的新进展。周末、假期大家都休息放松的时候,他还在实验室忙忙碌碌,他说能在这样学术氛围浓、科研条件好的大学求学是自己的福气,“再累也是快乐的”。

    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2013年,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经过反复实验和改进,成功合成了一种在较低温度和空气气氛条件下具有360小时以上余辉时间的近红外发光长余辉纳米粒子,并将之用到肿瘤医学成像研究。这项研究成果对肿瘤检测、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影响因子在10.0以上,并申请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因为科研成果突出,他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南开十杰)等荣誉。他并没有被这些荣誉冲昏头脑,依然主动给宿舍、实验室打扫卫生,和“球友”们打成一片,尽己所能帮助同学,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阿不都”。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从2002年到2013年,他经历了多次角色转换,工作和求学交叉的十几年间,身份在变化,地点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