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2013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投票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赵华事迹

2014年04月13日12:5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石家庄学院赵华

赵华,男,中共党员,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2010级本科生。

    退却寒冬暖人心,回春爝火温乡情

    ——为农民办春晚的象牙学子

    90后的赵华,沧县黄递铺乡赵码头村人,在大学主修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靠打工为生的父母,除了供独生子赵华上学外,还要赡养赵华的爷爷,经济条件虽不是特别富裕,但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很幸福,成为村里人人称羡的和谐家庭。

    然而,他们家以前并不幸福。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他7岁那年,因不小心,从村外的滹沱河大桥上掉下去,幸亏河里水浅,他才大难不死。可屋漏偏遇连阴雨,没过几年,父亲跑运输又出了大车祸,家里举债数万。不仅如此,因为家庭琐事,妈妈跟爷爷的关系也不融洽,从没给爷爷洗过衣服。

    多难的家庭背景,锻炼了赵华独立性格,非常懂得如何孝敬老人。在县城上高中时,他回家跟闷闷不乐的爷爷说:“爷爷,您不用担心,将来我会为您养老的!”话音刚落,爷爷就老泪横流了。从此,他每次周末回家,都坚持给爷爷洗衣服、床单,打扫室内外卫生。一年春节前,他想用洗衣机给爷爷洗被罩、床单,可妈妈不让,他就自己动手用冷水洗……妈妈被感动了,心疼地对儿子说:“你爷爷有你这样的好孙子,算是修来的福!”边说边抢过床单,和赵华一同洗起来。

    从此,父母便把爷爷请到家里一同生活,一家人互谅互让,其乐融融。然而,正在上大学的赵华,作为班长,工作突出,获国家奖学金。他在得知河北省农村还有很多家庭不和谐的情况,联想自己的家庭经历,他决定利用寒假时间,回家乡组织有关孝文化的春节晚会,鞭笞不孝子孙,动员年轻人尊重长辈,多尽孝。

    2012年寒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当地农民赵国伟,聊起办春晚的事,俩人一拍即合。设备、道具倒是不用发愁,赵国伟是婚庆店老板,演出设备应有尽有。但是如何动员村民们上台表演,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村里的大喇叭广播了好几天,没有一个人来报名。为了动员村民们报名表演,赵华想尽了办法。先是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坐在炕头上跟村民唠家常,到田间地头给他们讲村里办春节晚会的意义。然后,他把村民推荐的演员名单列起来,在村里的大喇叭里点名,要求被点到的村民必须参加表演。

    没想到,“点名行动”在村里炸开了锅,被点名的、没被点名的村民全来了。演员里最年长的84岁,最年幼的才4岁,足有上百人。大家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才出才,有力出力。不会编排节目的村民也想帮忙,纷纷端来饺子,送上热水,还有人拿出自己新婚礼服借给主持人赵华穿……最终,第一届村民春节晚会,如期在2012年正月十五办了起来。邻里矛盾、婆媳关系、生儿养老等“接地气”的家长里短,都被村民们作为素材搬上了舞台,总共50个节目。由于整台晚会从演员、主持人到导演都是赵码头村村民,所以被大家戏称为“村晚”。

    服装道具也很简单,村民们包着头巾,挑个扁担就上台了。尽管舞台设备如此简陋,第一届“村晚”还是吸引了几乎全村的人前来捧场。2013年正月十五,第二届“村晚”更热闹了,邻村的一些老乡也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屋顶和墙头、台上台下,有两千多名观众。现在他们的村晚已经风靡全县、传至省城。

    赵华说,三届“村晚”节目中,有关伦理道德、家庭孝道之类的节目,占据主导地位,曲艺小品《老来难》,歌曲《父亲》、《母亲》等,是每台晚会必保节目。这些节目不仅传承了河北梆子、民间小调等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而且还融入了以赵华为代表的大学生对中国孝道文化的理解、尊重和责任。他身边许多大学生也加入到传承孝道文化的队伍中来。家乡的村晚已经是遍地开花,活跃农村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形成了一种新民俗。

    “村晚”,目前被中央、省、市近30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百度检索“赵码头村晚”或“村晚赵华”词条超过5000,点击总数过万,并被政府、专家梁勇,学者储瑞耕等社会名流亲笔赞扬。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林露)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