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第十届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人民网>>教育>>正文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袁日涉事迹

2015年03月30日16:2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首都师范大学袁日涉

袁日涉,女,汉族,中共党员,首都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生。

袁日涉从1999年成立“一张纸小队”、发起“一张纸”活动至今已15年,坚持并带动青少年开展植树、节水、爱鸟、阻击PM2.5等环保活动,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多达138万人,个人累计服务时长9200余小时。

袁日涉同学曾担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入选“北京榜样”和“中国好人榜”,荣获“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北京市“五四奖章”标兵、北京市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北京环保明星”等百余项荣誉。

做环境保护的志愿者

她从1999年开始组建节约用纸的“一张纸小队”等环保志愿行动,一直坚持至今。

看到北京的沙尘暴,袁日涉和小伙伴们发起了“2008位同学、种植2008棵树,献礼2008年奥运会”的活动,这让袁日涉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成千上万个弱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就是阻挡沙尘暴的铜墙铁壁。

看到鸟类数量逐年减少,袁日涉号召同学们参与了北京市的人工招鸟工程,义务为北京市的人工鸟巢探测入住率,还自己发明了“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为鸟巢入住率的统计提供了一种新方式。

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到了大学,袁日涉继续着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每年的爱鸟周、湿地日活动。又把人工鸟巢这一项目介绍给了许多中小学开展,西总布小学和东高房小学的袁日涉中队现在还在开展这一活动。袁日涉不但通过网络宣传推广,还深入许多中小学宣传生态环保,一所所学校、一个个街道社区地发展组织起几十个生态文明学校和社区。

看到北京雾霾严重,袁日涉带领环保社团“绿翼社”的同学向百姓宣传PM2.5的相关知识,创造了“一分钟宣传法”。袁日涉把生态环保知识改编成了口诀,便于群众记忆。通过记录和分析每天公布的PM2.5监测数据,自己总结了“北地林湿风雨雪,南交晴雾七六九”的防治PM2.5的14字诀。通过“八进”活动(生态环保进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部队等八进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袁日涉向北京市百所中小学倡议向打工子弟学校捐助图书。组织“先锋社”捐助黄庄学校图书室,并购买4152.80元图书捐给黄庄学校。袁日涉所有捐款都来自回收废品的收入和奖学金自己挣的劳务费。

袁日涉还利用自己的碳汇捐款和北京绿化基金会领导的个人捐款支持,组建了“绿之梦”苗圃,建立了“北京市‘以废换绿’环保联盟”,为北京市学校和社区提供以废换绿、见缝插绿的树苗。

2014年9月,袁日涉联合北京十余所高校,组织了“首都高校节水联盟”,向北京市2014级全体新生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倡导大家“洗手30秒、洗澡3分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并利用各校迎新接站的机会,向北京高校新生进行节约用水宣传。

做生态教育的探索者

十五年的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经历让袁日涉意识到,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对成人的宣传教育,因为让人几十年形成的观念和习惯一下子转变过来太难了,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习总书记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袁日涉现在学习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有人开玩笑说,怎么做的是绿色的事,学的是这么红色的专业。可袁日涉觉得“这完全是一致的。我学的和做的,都是要人、要社会变得更好。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环保习惯,树立生态观念,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从而也能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社会。”不仅仅满足于把生态文明融入教育,更要把爱国具体化为生态文明,培养有生态意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袁日涉要探索的生态教育的目标。

作为一名师范生,袁日涉立志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生态文明教育形成中国自己的课程体系,为推进首都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做出贡献。

(责编:许涵霖、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