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付立鑫事迹

![]() |
付立鑫,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本科生。
付立鑫从小生活在单亲贫困家庭,照顾年老体弱父亲十余载,以奖学金、兼职和比赛奖金替父亲挑起生活重担。他同时担任校科协副主席,院12级年级长,院学生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报特约记者。为感恩社会,他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并于2013年组建“寻路”团队,带领团队砥砺三年传承革命精神,于2015年连跨四省关爱抗战老兵。付立鑫多次受到团中央表彰,并受到《人民日报》专访和专题报道,还受到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中青网、中新网、中国网、凤凰网、今日头条、中国文明网、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报、河南日报、山西青年报等数百家媒体报道。
逆境中保持乐观,苦难中勤学立志
付立鑫从小生活在单亲贫困家庭,没出生时奶奶就去世了,爷爷也在小时候就走了,父子二人相依为命至今。父亲靠日夜打工艰难地支撑这个家,却因过度操劳,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为了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付立鑫以奖助学金交学费、以兼职抵生活费、以比赛奖金补贴家用,替父亲挑起生活的重担,照顾年老体弱父亲十余载。
付立鑫在高中毕业后的暑假就去工地打工,深深体会到父亲的不易;在生活中省吃俭用,做多份兼职如送餐、发传单、做保安等;在学习上努力刻苦,成绩优异,荣获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专项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付立鑫还热爱科技创新,任校科协副主席,组织开展“挑战杯”竞赛等,2015年在《创新科技》和《文化研究》期刊发表论文两篇,曾荣获中美国际科研项目优秀实习生、2014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二等奖、2015“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征文活动二等奖、科技创新之星等。
砥砺三年红色情,连跨四省抗战路
砥砺三年传承革命精神,连跨四省关爱抗战老兵。付立鑫于2013年5月组建“寻路”团队,当年带领寻路团队赴尚志市,开展“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宣传活动、“中国梦?我的梦”专题演讲等。2014年7月带领寻路团队赴四川省重走长征路,寻访关怀红军及红军后人,弘扬传承长征精神,同时进行藏汉民族文化交流。
2015年7月,付立鑫第三次带领寻路团队连跨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四省,赴阳泉、北京、枣庄、南京等地,寻访抗战记忆,关爱抗战老兵。累计寻访关怀13位抗战老兵和52位战争亲历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镜头记录老兵峥嵘岁月。为困难老兵提供帮助,建立长期关爱老兵活动机制。参观调研7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遗址,开展抗战历史宣讲、祭扫烈士墓等活动,收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发来的爱国千人签字条幅收藏证明。
付立鑫受到《人民日报》专访和专题报道,还受到《人民网》等数百家媒体报道。并在团中央和人民网举办的“强国杯”2015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中斩获二等奖和微杂志传播奖,还荣获人民网全国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十佳精品团队、2015河南省社会实践评选组委会特别奖第一名等奖励。
多彩活动争先锋,志愿服务我先行
付立鑫还担任院12级年级长、院学生会副主席、院数学协会会长等职务,坚持服务于广大同学。在社会上组织开展“全民消防,共享平安”、“世界爱眼日——为群众免费擦眼镜”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连续两年精心组织学院社会实践,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在学校社会实践评比中蝉联桂冠。
由于各方面的优秀表现,付立鑫被授予“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荣誉称号。而他收获到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不断的锻炼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奋斗的青春才无悔”,付立鑫经常以此勉励自己和周围同学,不断磨练自己,回报父亲和祖国,以奉献社会定义青春使命,以服务大众诠释责任担当,让爱不断传播,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顽强拼搏、不辱使命的精神面貌,创造着自己的无悔青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