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第十二届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王鹏事迹

2017年04月20日11:0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王鹏,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5级硕士生。合和之道品牌创始人,UNI-CLASS全球艺术院校联盟签约设计师兼智囊团成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

曾获奖项摘要:

曾获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Best of the Best”至尊大奖,目前为该奖项全球最年轻得主。

曾获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曾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平面设计大赛金奖

曾获第十届设计之都(中国·深圳)公益广告大赛靳埭强评审奖

曾获英特尔-魔兽电影主题海报设计大赛银奖

曾获青岛黎马敦杯“大美泰山 创意无限”包装设计大赛金奖

曾获得大兴区志愿者服务协会会徽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曾获第五届利奥 中彩杯刮刮乐彩票票面设计大赛铜奖

曾主持中国设计节—“万众创新·兴” 青年设计大赛颁奖盛典

作品曾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出

曾获中国创意设计年鉴铜奖

作品入选中国创意设计年鉴并出版

曾获魔兽世界主题绘画大赛三等奖

作品曾多次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出

曾主持FRF国际反皮草海报大赛全球巡展中国北京站

2011年就读于北京印刷学院进行本科学习,2015年7月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同年考取了本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是一名研二在校生。王鹏同学勤奋好学,先后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以和国家奖学金,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王鹏实践能力较强,设计作品曾20余次荣获国内外学科竞赛的奖项,其中等级奖项15个,包括国际顶尖设计赛事——德国红点奖的最高奖项:红点至尊大奖,全球仅有39人获得,被业界称为设计界的奥斯卡,王鹏同学目前为史上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也多次参加各项采访,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王鹏同学热爱设计,设计作品获得两项国家专利:1.国家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携餐具。2.国家专利:外观专利:刀叉(阴阳)。发表过两篇期刊论文。他善于探索创新,积极创业,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于绿色产业研究院建立了合和之道(北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该创业项目获得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复赛铜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银奖等奖项。同时也受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邀请,参加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

在社会实践方面,王鹏同时也积极参加其他社会工作:在校外,于人民出版社参加了美术编辑实习工作;于UNI-CLASS全球艺术院校联盟担任签约设计师与智囊团成员;纳金网艺家人等。在校内,配合导师完成6项横向科研课题并落地应用。参与了“中国印”设计大赛的物料设计及活动策划工作。同时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北京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担任枣园小学美术教师。

在思想上,王鹏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终于在2015年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项目,曾带领团队获得北京市暑期实践优秀团体,自己也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在校内多次作为青春榜样发表演讲,为学风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2015年的9月,王鹏同学凭借作品《和·旅行餐具》,荣获了“红点奖概念设计奖”,并问鼎“红点至尊大奖”,成为全球最年轻“红点至尊奖”获奖人。“红点设计大奖”是由德国设计协会创立,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在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王鹏同学登上了设计类国际顶级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为国家和学校赢得了这份荣誉。《和·旅行餐具》的设计灵感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次偶然的旅行中,他有了做旅行刀叉的想法,并将太极的元素融入其中,几经修改,最终成功。

在领奖归来后,王鹏同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合和之道(北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旨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进行结合,从而将其发扬光大。在随后的采访当中,王鹏同学提到,当时创业的初衷是源于在红点奖颁奖现场,因为当时在颁奖之后的酒会上和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创始人兼总裁彼得·扎克教授聊天的时候,王鹏问扎克教授为什么在那么多作品里会选我这件作为至尊奖,他给王鹏的回答是:因为这件作品融合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和西方的饮食风格,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体现。同时,他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设计。所以王鹏同学当时就想着回来得好好把古代的文化和现代的潮流趋势结合,把中国的传统精髓和国际的新鲜视野结合。这也就是“合和之道”的由来,一合古今,二和中外。

王鹏同学就是这样一个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含义,彰显了新时期青年创新创业的蓬勃朝气,引领着青年们为传统文化挥洒着青春的热情和汗水!      

(责编:邵京京(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