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第十二届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连浩事迹

2017年04月20日14:3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连浩,男,汉族,共青团员,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6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

连浩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与队友密切配合、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最终助力中国队夺得男子团体金牌。

成长:绝望中的希望火光,逆境中的体育梦想

连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是兰州市一家煤电集团的普通职工,与一般家庭迎接新生命时充满了喜悦与欣慰不同的是,出生时他右手先天残疾。因此他的降临,带给家人的除了喜悦外,还有些许忧伤。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连浩的精彩人生之路在坎坷中启程。

连浩的伯父是一名乒乓球业余爱好者,拥有自己的乒乓球馆,伯父和堂哥经常带连浩来球馆玩耍,久而久之,他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浩7岁那年,正式开始乒乓球规范训练,与乒乓球的缘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伯父则是他迈入乒乓球领域的第一位领路人。

在练球的初期,伯父每天都只让他简单地重复练习发球的几个基本动作,连球拍都摸不到。再加上伯父对他的培养极其严格,使得年少的连浩无法理解,甚至想过要放弃。通过家人的开导,连浩打消了放弃的念头,选择继续坚持基础训练。多年后,连浩回首儿时枯燥的练球经历时才明白伯父的良苦用心,如果没有伯父的悉心指引和严格训练,他与乒乓球的缘分可能会被孩童的惰性消磨的一干二净。

荣耀:峥嵘路上的青春锋芒,奥运会中的展翅飞翔

2007年,北京奥运会前夕,12岁的连浩作为主力球员的陪练入选国家队。在为期一年的集训中,他的球技长了一大截。之后他便开始征战国内外各种赛场,09年约旦亚锦赛、10年广州亚残会、12年伦敦残奥会、14年哥斯达黎加公开赛、14年阿根廷公开赛、15年德国公开赛、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他更是取得了连续蝉联六年冠军的骄人成果。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则是连浩成长历程中的最浓重的一笔。备战奥运会期间,连浩以及其他国家队队员进行了紧张的封闭集训,每天都伴着“多球极限”、“队内比赛”等高强度训练,还提前10天到达巴西里约进行了赛前适应性训练。当时,里约正值冬天,天气冷、昼夜温差很大,再加上11个小时的时差,他需要克服气候、环境、时差等诸多困难,尽快适应比赛环境、进入状态。多年来的专业训练培养了连浩扎实的职业素养,除了不太适应当地的饮食外,其他外界因素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干扰。连浩和队友们披荆斩棘、一路凯歌打到了男子团体半决赛,奥运金牌似乎触手可得。

决定金牌争夺资格的半决赛中,对胜利的极度渴望影响了连浩的比赛发挥,第一局比赛输了。输球的那一刻,他的心咯噔了一下,似乎感觉不太可能,他不愿接受他输了的事实,因为对手在此之前从未在正式比赛中战胜过自己。休息时,教练似乎读懂了他的想法,一反常态没有跟他分析策略技巧,而是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淡淡地对他道了一句:“连浩,一个禁得起胜利的人,也要禁得起失败”。他恍然大悟,原来人的内心才是最值得征服的战场。在之后的比赛中,已经调整好心态的连浩跟换了一个人似的,与队友团结一心,最终帮助中国队以2:1的比分取得胜利。

时至今日,连浩依然难忘获得金牌的那一刹那,难忘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高高飘扬的那一片段,难忘当他走下领奖台和教练、队友拥抱在一起,共同感动的那一瞬间。那一刻他感到自己就是一颗闪耀的星星,他更感到中国就是国际上那颗最亮的星星,他为此自豪。

新生:校园内的全新篇章,人生汪洋的重新起航

在2016年,连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陕西师范大学,从此便拥有了大学生的新身份,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让他深切感受到这所誉满西北的“桃李园”所散发出的现代大学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专业运动员到大学生运动员的转型过程中,连浩感受到各方面领导和老师的关怀和照顾。在训练中,连浩的教练曹犇老师针对他技术上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并悉心帮助他改正。曹老师同时也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看到他训练疲劳的时候会给予适当的关心;取得进步时,曹老师会毫不吝惜地对他表示鼓励。曹老师的悉心关怀让连浩感受到了与专业队训练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在大学生活中,连浩希望自己能够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师大“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将不断激励他奋力前行,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责编:邵京京(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